火狐官网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携手绿色发展 共建美好家园

来源:火狐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3-03 07:50:26
2025-03-03
详细介绍:

  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致电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向非洲国家和人民表示热烈祝贺,表示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推动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

  多年来,中国石化在非洲深化能源合作,建设标杆项目,共建基础设施,并通过一系列“小而美”项目助力当地绿色可持续发展,与非洲伙伴携手同行走好现代化之路,将中非合作共赢的纽带拉得更紧。

  伴随着窸窣回响,几只飞羽斑斓的白眉姬鹟从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上空掠过,钻机高耸挺立的英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是国工公司乌干达集成化智能静音钻机项目的施工现场。项目由中原石油工程负责钻机配套管理和运行。

  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隶属联合国自然保护区,因河流纵横、物种丰富、原始森林广布,被誉为“生物万花筒”,是大象、河马等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要在这片“野生动物天堂”实现能源开采与生态保护双赢,对项目部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既要满足钻井作业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保证野生动物不受打扰。”中原石油工程乌干达项目1502队平台经理崔立军说。项目决定使用超静音智能50DBS钻机,使钻机噪声由常规70分贝降至50分贝以下。

  在乌干达钻井项目的井场,作业声与风声、水声、鸟鸣声相互交织;井架一改往日鲜艳的色彩,采用褚黄色伪装喷涂,让非洲野牛等动物不会“横冲直撞”;钻机配套定制有驱蚊效果的绿色光源LED灯,让员工们不再受蚊虫叮咬困扰;通过采用新型的储能和能耗管理系统,让智能钻机相比传统钻机节能30%以上。

  动力猫道、钻台抓举机械手、铁钻工、液压吊卡等多种自动化装备让钻机可以轻轻松松实现“一键联动”。工作人员只需在操控室摁下按钮发出指令,配套的分布式自动化机具就能完成一系列钻井工序。钻机配置钻井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对发电机组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行严控,可确保井场所有危险废弃物不落地,碳排放量减少90%以上。

  绿色智能超静音钻机得到了业主和项目员工的一致称赞:“步进式平移装置搭配智能电缆卷盘,迁移时速15米/小时,两天半就能轻松实现一口井一开作业,施工效率极大的提升。”“操控钻机就像飞行员在驾驶舱开飞机一样。”“从未见过如此安静的井场。”

  2024年10月23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国工公司乌干达集成化智能静音钻机项目作为乌干达绿色环保标杆项目被评为“小而美”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

  走进埃及普塔油田的开发区块,一排排天然气发电机组在烈日下稳定运行,输电线路延伸至远方,工人们穿梭在设备之间,检查参数、调整系统,以确保绿色低碳技术的稳定运行。

  “以前,我们只可以依靠柴油发电,油耗高、噪声大,维护成本也不低。”国勘公司埃及项目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我们通过天然气替代柴油发电,不仅降低了排放,还减少了对外部燃料供应的依赖,大幅度的提高了运营效率。”

  近年来,该项目聚焦节能降碳,积极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取得很明显的成效。该项目深入开展火炬气回收、天然气替代柴油发电、以及多能互补和蒸汽回收装置应用“绿色低碳四大行动”。在伴生气回收领域,项目已在多个开发区块加装天然气压缩机,实现火炬气高效回收,减少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在天然气替代柴油发电方面,通过安装天然气发电机组、架设输电线路建立供电局域网,先后将若干口边远井接入局域电网,大幅节约了柴油使用。

  与此同时,为逐步优化能源结构,该项目利用西部沙漠的太阳能资源,启动了边远区块的“光伏—柴发—储能”用能优化试点,计划通过光伏发电与柴油发电互补模式,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利用比例,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区使用。

  为了实时监控绿色低碳行动的实施效果,该项目严格参照国际标准,精确计算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以上措施使伴生气排放量减少 40%,降低了多个区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中国企业在能源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上的投入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埃及项目的实践为本地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系列绿色低碳的举措得到了合作方阿帕奇公司的认可。

  2024年8月13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建工公司肯尼亚乡村公路RWC652标段项目开工揭牌仪式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举行。“感谢中国石化多年来为肯尼亚道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巩固肯中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肯尼亚总统鲁托出席仪式,对胜利建工公司多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肯尼亚自然物产丰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盛产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却常常因为道路问题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由胜利建工公司承建的RWC652和RWC658两个项目是肯尼亚“一万公里乡村公路”计划的一部分,公路贯通后,将极大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助力沿线经济发展和民众就业。

  胜利建工公司在施工中坚持做到不破坏、少扰动,在路基开挖过程中对古树名木进行避让;在路基上下边坡的土地上播撒草籽;清理表面的废土和乱石安排车辆运输到指定地点;铺设沥青表层时严格在线路范围内进行,严禁随意倾倒含有沥青的石料。

  “在中国石化修路前,我们每天要徒步几公里到山下打水。现在路通了,几十年的用水难题终于解决了。”员工绮丽曾是肯尼亚西部奥根博地区的村民,成为胜利建工RWC287道路项目的厨师后有了稳定的收入,“既能挣钱养家还能学技术,生活完全变了样。”

  “自从中国石化在我的家乡修建了公路,我们打通了农产品的外销通道,家里的牛油果、咖啡豆、菠萝、芒果、红茶就能够出口到世界各国了。”肯尼亚籍果农罗比开心地说。“公路环境一改善,我们这里的孩子上学顺畅多了!”当地基西郡奥金博镇格图基小学校长罗丝笑容满面,新修建的公路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出行难题。

  自2007年以来,胜利建工公司在肯尼亚修建一批乡村公路项目,总里程达546公里,为当地村民解决了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并承建了莫伊体育中心维修等项目,

  在广袤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中,地球物理公司阿尔及利亚TOUAL三维项目的“飞行营地”犹如一座温馨家园,为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员工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和温暖的关怀。

  “飞行营地”是物探队伍在野外施工中,为应对测线分散、地域跨度大、往返工区路途远等难题临时修建的分营地,通常处于主营地和施工现场的中间位置,用于实施工程人员往返、物资中转供应、设备维修和后勤支持,能够完全满足几百名当地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项目始终将物探营地建设作为HSE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油库四周均设有围栏,消防沙、灭火器、安全标识一应俱全,整个营地找不到一张废纸片,看不见一个烟头,用砖头和彩钢瓦搭建的卫生间和淋浴室干净整洁。业主代表及现场监督参观后都连声称赞:“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好的物探营地。”

  身处大漠腹地,员工心理健康特别的重要,“飞行营地”为大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工余活动,中阿籍员工踢足球、散步、打篮球,煮着土耳其黑咖啡,敲着阿拉伯大鼓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感谢中国石化在古尔邦节提供了这么美味的羊肉!”阿籍组长阿德·易卜拉欣高兴地说。项目坚持本土化用工,阿籍员工比例超过97%。每逢当地重大节日,项目都会用丰盛的牛羊肉、精美点心和新鲜水果摆满阿籍员工的餐桌,并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不定期开展活动,积极营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和谐氛围,倾力打造“飞行营地”品牌。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中国石化将继续扎根非洲、融入非洲,携手合作伙伴共促绿色发展,让中非友谊赓续传承、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