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作为彭派“百里画廊”的重要联结点,彭州园既是城市“绿肺”,也是市民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休憩场所。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文化形象,今年年初,彭州市启动彭州园一体化改造提升项目,目前改造提升工作已完成。据了解,本次改造提升涉及功能定位、业态场景、园林景观等方面,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片区有机融合,彭州园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场景迎接市民游客。
从东南门进入彭州园,蜿蜒的绿道和连片的草地取代了原有的大部分游乐设施,一眼望去,较之前更开阔、明亮、整洁。除了对彭州园东南侧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外,本次改造提升在保留牡丹长廊片区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打造牡丹苑入口花境景观及牡丹花池边带、增加多处牡丹元素图案,同时在片区中心区位打造牡丹花王景观组团,让彭州园成为牡丹重要展示点位之一,不断的提高市民游客在城区观赏牡丹的便利性和游园舒适度。
位于东南门的长廊入口新建了景墙,景墙下打造了花境,红色杜鹃、黄色月季等植物不仅有个体生长的自然美,还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长廊用小青瓦修建成仿古屋顶,梁柱上雕刻了牡丹,栩栩如生。长廊整体的结构由木纹柱和横梁构成,稳固而典雅,交错的木条设计既保证了透光性,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增添了一份轻盈感。地面铺设灰色的陶砖,耐脏的同时又易于打理,与整体的木质结构形成了对比,丰富了视觉层次感。
长廊两侧设有简洁大方的“美人靠”椅和栏杆,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长廊景墙的漏窗如同一幅画框,将窗外的绿意盎然和远处建筑的轮廓巧妙地融入其中,增添了几分诗意。树木和绿植环绕着长廊,根据地形打造成花境并安装了草坪灯。花境最大限度地考虑植物的高度、株型、花序和质感,营造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质感和谐的景观。绿色的灌木、五彩斑斓的花朵、暖色的灯光展现了园艺之美。
“我每天都在公园跑步,能看见部分改造的地方,不仅绿植增加了,还打造了花境,很美,希望彭州园越变越好。”市民张女士说。
牡丹苑是此次改造提升的重头戏。牡丹苑长廊入口处是仿古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牡丹苑占地有十多亩,打造了13个花圃,花圃之间用铜板石条铺成宽阔的游步道,道路与花圃之间以小青瓦、鹅卵石和青草自然过渡。
花圃以陶砖嵌边,为衬托牡丹,花圃里用欧洲月季、杜鹃花、天竺葵、绣球花等植物以及景石打造了花境。牡丹苑种植了60余个品种的牡丹,除了本地牡丹外,还有从洛阳、菏泽引进的名贵品种,一共2000余株。牡丹苑里还修建了两处景墙,在中山堂旁修建了月洞门,白墙青瓦、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绿植相得益彰。相关负责人说:“牡丹苑是很多市民就近观赏牡丹的一个地方,特别是这几年,市民在城里看牡丹的需求慢慢的变多,所以此次特别强化了这一方面的改造。”
改造中,彭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百里画廊”和公园城市建设,将彭州市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与龙兴寺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街区、官渠农业生态文化长廊进行有机串联,除了牡丹苑和长廊的提升外,还实施了长廊南侧建筑外立面提升、地面铺装以及旧楼梯、后大门、导视标识等相关附属设施工程。“我们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不断调整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新栽种了30余个品种的植物,铺装了约1000平方米的草坪,除了彭州园原有的牡丹,我们还栽种了花王、岛锦、大宗紫等10株名贵牡丹,让市民有更好的观赏感受。”彭州园负责的人介绍说。
彭州园承载着几代彭州人的记忆,其蜕变不仅是颜值的提升,更是城市品质与市民幸福感的双重升级。
第二届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重点项目推介暨“镇银企”对接活动日前举办。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这场由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搭台的“镇银企”联动的盛会,构筑了小城镇融资的重要省级平台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近日发布,新规范针对住宅的多项指标要求作出新规定。除了受到高度关注的新建住宅建筑层高由“宜为2.8米”提升为“不低于3米”,从过去“7层及以上须设置电梯”提升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等内容外,还针对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方面的众多指标,或是作出首次强制性规定,或是进行提升。
4月8日至9日,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来自全国钢结构行业5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索钢结构建筑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
保定西大街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城区,始建于宋代淳化年间,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明清、民国时期风貌特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被誉为“直隶第一街”“北方名街”。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本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然而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却让市民“又爱又恨”——绿意葱茏的园林树木为城市增添了美景,但飘絮问题却成了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困扰”。上海、西安、北京等地多措并举,有效治理飞絮,提升群众生活宜居度。
中央、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全力抓好2025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